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
作为一名外地人,因为出差来长沙多次,每回来都要四处走走、逛逛这座城市。走在历史名城的大街小巷上,我们或许看不到太多的历史遗迹,但只要你去听、去问,总能知道很多有关长沙的历史故事。

但几趟长沙之行之后,我听到的有关长沙的历史往事,好像就只有个别是长沙人,而确有至少十余个有关长沙的,代表长沙历史文明的故事,主角竟都是外地人。这一点,或许连长沙本地人都没有意识到:

故事主角一:屈原——“屈长沙”

屈原本是秭归(今湖北宜昌)人,他是被长沙人提及最早的名人,战国时代的人物,也是当今中国人都知晓的历史名人。马上就要端午节了,端午节吃粽子相传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。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世家贵族出身,在楚国身居高位,本可在政治仕途上大展风采。无奈各国形式风云变幻,主张抗秦的屈原被楚国内部意图联秦的君臣排挤,流放沅湘,也即今天的长沙及周边一带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在这里屈原度过了他的最后时光,也是最憋屈的一段岁月,满腹的才气、忧国忧民的情思无处安放,屈原只得浪迹于湘水、沅水的山河之间,深入民间体会百姓疾苦。在这里他留下了不朽的《天问》《离骚》《九章》《九歌》《渔父》等著名篇章。直至公元前278年,秦国军队攻下郢都,悲愤的屈原选择了投河殉国。所投之河即为汨罗江。

岳麓书院的屈子祠

岳麓书院的屈子祠

此前他留下绝笔《怀沙》,以此来总结自己的一生,其中就写到沅湘“浩浩沅湘,分流汩兮。脩路幽蔽,道远忽兮。”这里“怀沙”,有不同的解读,其中一个观点就是“怀念长沙”的意思,因为他当时就在长沙,长沙是他最后的归宿,屈原也被称为“屈长沙”。今天长沙到汨罗,除了吃粽子赛龙舟,还都建有屈子祠,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。岳麓书院中就有屈子祠。

故事主角二:贾谊——“贾长沙”

到长沙必然会去太平街,这是长沙城内保留最完整、最具有原始风貌的一条老街。虽然商业氛围浓厚,亦掩盖不住其浓重的历史文化底蕴。这里有户大院——“贾谊故居”。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洛阳人(河南)。本以才气著称,在朝中任大夫,但受权臣排挤,被贬长沙,做了几年长沙王太傅,是当时长沙城内最高的官之一(另一个是丞相),所以贾谊也被称为“贾长沙”。

贾谊

贾谊

贾谊在长沙虽身居高位,但并不受重用,大多数时间闲散在家。位于太平街的贾谊故居,也被认为是长沙最早的名人故居,从汉代起经过千年的无数次重修,保留至今。它也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,司马迁后来将同样贬谪到长沙的屈原、贾谊,归入一起写出了《屈贾列传》,此后“屈贾文化”,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位于太平街的贾谊故居

位于太平街的贾谊故居

故事主角三:关羽——“战长沙”

关羽,三国名将,山西运城人。长沙有很多地方及地名都与关羽有关,如吊马庄、古吊桥、捞刀河、局关祠、马栏山、跳马涧、关山古镇等等。在长沙古城内的南倒脱靴、西倒脱靴、赐闲湖等等,和关羽战黄忠、魏延刺韩玄的故事有关。关公战长沙的故事在各类文学名著、戏剧中广为传唱,今天我们去长沙天心阁游玩,也可观看一段微电影,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位于河西宁乡的关山古镇,据说就是当初关羽战长沙时屯兵的地方,关羽大军在此修筑了大量的军事设施,后来还曾出土过不少当年留下的兵器。今天的关山古镇已经以此历史事件为背景,建设成为一处著名的集历史人文、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景点,景区内还原了当年的部分军事场景,及三国文化设施。

关山古镇里的刘关张三人塑像

关山古镇里的刘关张三人塑像

故事主角四:杜甫——“咏长沙”

第一次到长沙的人,很多都会诧异,长沙怎么会和杜甫有关系,还建有杜甫江阁?杜甫祖籍湖北,生在河南。腹有诗书又忧国忧民的杜甫本想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,无奈却运气不佳举试不第、投奔无门,又生逢乱世,这样的环境造就了杜甫坎坷的一生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在经历安史之乱后,他的后半生基本都在漂泊中度过,客居时间最久的地方就是成都,有五六年时间。在这里他有贵人严武帮助,并在此建了杜甫草堂,算是过上了一段略微稳定、舒心的生活。

但当严武去世,失去依靠的杜甫又不得不拖家带口踏上了漂泊的旅程,说是归乡,但穷困潦倒的杜甫怎能归乡,船行至岳阳后他选择了南下,投奔在衡阳的朋友。无奈天不遂人意,错失友人的杜甫被迫选择寄居长沙,杜甫江阁即是他首次踏足长沙地方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在这里他生活了两年左右,结实了不少朋友,也创作了五十多首诗篇,如“杜陵老翁秋系船,扶病相识长沙驿”、“他日临江待,长沙旧驿楼”、“岐王宅里寻常见,崔九堂前几度闻。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”、“茅斋定王城郭门,药物楚老渔商市”等等。

杜甫江阁

杜甫江阁

后来由于长沙(当时叫潭州)战乱,杜甫又被迫离开,在南下不成又北上后,于长沙到岳阳的途中 ,病逝于一叶扁舟之上。

故事主角五:马殷——定都长沙

马殷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被认为是“名不见经传”的人物。但每个长沙,甚至每个湖南人都应该记住这个名字,是他建立了湖南历史上唯一一个政权——楚国,并定都长沙,马楚王国填补了历史上没有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的空白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马殷本是五代时期的河南的一位木匠,后从军南征北战,功勋卓著,被推举为先锋指挥使,统帅兵马十余万。在军阀混战的时代里,马殷随军一路从河南打到江西,最后进入湖南,并最终评定湖南全境,完成割据,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王国,统治长达半个世纪。

小瀛洲巷入口处。小瀛洲原为马楚王宫内的一处小岛

小瀛洲巷入口处。小瀛洲原为马楚王宫内的一处小岛

今天的长沙城依然可见马殷楚王国所留下的痕迹,如小瀛洲、碧湘街、明月池、马王街等地名都与马楚王国有关。

故事主角六:辛弃疾——保境安民

五代十国之后的中国又进入了统一的时期,宋王朝的建立统一了中原,但大宋王朝并未能如大唐一样统一北方,这也导致后来宋王朝与辽、西夏及后来的金同时并立,战争不断。辛弃疾就是这一时期的济南人。时代的特征给辛弃疾的人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,在他出生时北方已处在金国人的铁蹄之下,宋王室已南迁至杭州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长大后的辛弃疾和身边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,参加起义军、抗击金军、投奔南宋朝廷,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在军中战功赫赫,一路升迁,但随后的命运并不如意。辛弃疾在南宋朝廷受到求和派朝臣的排挤,被迫放任外地做地方官,而非如她所愿走上抗金前线。

长沙营盘路旁辛弃疾塑像

长沙营盘路旁辛弃疾塑像

但在地方任上,辛弃疾也并未闲着,享受着短暂的、虚无缥缈的安逸。在长沙任职时,他为维护湖南境内治安,也为抗金大业做准备,筹建了飞虎军。军队就驻扎在今天长沙城内的营盘路附近,这条道路的名字也因此而来。今天在营盘路中段,长沙人为辛弃疾打造的巨型塑像,每天都在看着这座他曾经任职过的城市。

故事主角七:明吉王——长沙筑王府

严格说来,明吉王并非一个人,而是几代人,他们都是明王朝皇室朱姓子弟。吉王是明王朝分封到长沙的诸侯,首任吉王朱见浚在位时,在以往的潭王、谷王的基础上拓建吉王府,“明长沙王府仿北京明故宫的形式。亦建有紫禁城,在长沙城内形成了一个城中之城”。

西长街,原为明吉王府外的一条街

西长街,原为明吉王府外的一条街

吉王府经过几代吉王的经营,规模占据长沙城的大部分,今天长沙老城区南到人民路、北到中山路、东到蔡锷路、西到西长街、太平街这一大片区域,原本都是吉王府范围内。而今这里是长沙城中心的核心地带,是长沙城内最具文化底蕴的区域。

故事主角八:曾国藩——湘军开创历史

清朝时期的长沙历史上有两大最重要的事件:一件是两湖分闱,在长沙建立湖南贡院,这让湖南本地学子更容易通过科举走向仕途,从此之后湖南才真正开始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。第二件事就是由曾国藩统帅的湘军的崛起,为近代湖南革命势力的改变中国命运拉开序幕,湖南真正走上了历史的核心地带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曾国藩本是湖南湘乡人,虽属长沙府,但与省城长沙并无太多瓜葛,只是曾短暂在长沙演习及参加考试过,入仕后长期在京城做官。但当太平军横扫南方数省后,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落到了回乡守孝的曾国藩身上,他被推举、任命统帅湖南地方湘勇团练,在长沙、衡阳等处练兵。一群地方团练乡勇,就在这么一书生文人的带领下,打败太平军,奠定19世纪末近半个世纪中国的格局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曾国藩,让中国人都知道了湘军,更多地了解了湖南,了解了长沙。长沙城北的靖港古镇是曾国藩带领湘勇第一次出击的战场,在长沙城内曾有曾国藩祠,而最终,曾国藩逝世后也是归葬在长沙南的荷叶塘。今天,谈长沙的历史人物,对长沙城做出卓越贡献的人,都绕不开曾国藩。

故事主角九:薛岳——保卫长沙

年轻人可能大多不知道薛岳,但是问长沙的老人,了解抗战历史的老人,他们都会提及长沙会战。是的,1939年到1942年期间的三次长沙保卫战,是抗日战争史上的重大胜利,是中国人民抗战的重大胜利,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,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意图,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,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。它让长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指挥长沙会战的就是薛岳将军,他的天炉战法在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老长沙人对薛岳是感激的,我们不敢想如果没有几次长沙会战的胜利,长沙城还会被日军摧残成什么样,中国的抗战格局会是什么样。人们感恩薛岳,感恩抗战中做出贡献的每一位中华儿女。

故事主角十:毛主席——求学、革命

在中国人的认识里,长沙、湖南是与毛主席分不开的,人们永远会记着,七十年前,毛主席用湖南口音在天安门城楼上喊出:“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!”这是过去一百多年里最动听的一句话,最催人泪下的话。

毛主席是湘潭人,但青年时期就到长沙求学,他的成长、革命生涯与长沙密不可分。长沙城遍及伟人的足迹,他曾在五一广场一带居住,曾在定王台的湖南图书馆看书,曾在一师范上学。他曾踏足橘子洲、湘江泛舟、岳麓山登高望远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“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 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 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 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 ”如今,在橘子洲头的巨型毛主席塑像前,是每个长沙人、来长沙的游客都会去合影留念的地方。人们也会去一师范毛主席当年上课的教室、书桌前坐一坐,以此追忆、缅怀伟人。

如果没有毛主席,就没有长沙火车站上那巨大的火炬模型,就没有橘子洲头上人流如织,就没有湘江评论,没有新湖南,没有今天的长沙城。
长沙记忆:十个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!
毋庸置疑,三千年长沙城,人才辈出,古有欧阳询、怀素等,近现代长沙各界名人更是数不胜数,谭嗣同、黄兴、刘少奇、萧劲光等,均为长沙、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但这十位身居长沙的外地人,是三千年长沙城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。从今天遍及长沙城内的各类纪念设施也能看出。长沙最为人所知的历史事件和故事,不少都与他们有关,个人认为,可谓是“十位外地人,半部长沙史”。

文/糜子,图源网络
2019-05-20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人物

这个德国人在中国呆了14年不想走了,还把护照上永久居住地改成了“中国长沙”

2019-12-18 16:24:27

印象

长沙,一座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!

2019-10-11 16:26:23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