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江、乌镇、凤凰古城…我们无数次与它们邂逅在笔者的文字里,或磅礴大气,或古朴厚重。而靖港,更像是藏匿在烟雨朦胧里不施粉黛的奇女子,洗尽铅华,只为我们倾诉一段灵动的故事。
靖港的靖,起名于唐朝名将李靖将军,靖港的河,叫沩水河。
千百年来,靠港而生,偎水生财,八街四巷七码头,独具南方繁华景。
2009年,靖港开始整修维护,至此,靖港古镇里的百转千回,才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。
城市的钢筋水泥扑面而来,在灯红酒绿之中,几颗包装精美的绿粽和一缕艾叶的清香便是五月初五的全部。
但靖港却还记着那些隆重古老的传统,她想起过去的游子总是在这一天返途归乡,家人团聚;沩水河上总是龙舟泛起,热闹非凡。
所以靖港,准备了一个“端午万粽节”。
端午粽飘香,两片叶子包裹着馅料丰富的粽子,再用扎藤细细编织成型,除了代表传统美食,更寄托亲情思恋。
靖港的活动之一,便是亲子之间的趣味“垂钓”。
钓粽子
或许小朋友在懵懂的年纪还不了解端午的浓厚历史,但可以在家长的引领下,了解粽子背后的文化底蕴,童趣美好。
在靖港的印象里,过去的河水上从来不泛有龙舟划过,与往年不同,今年的龙舟,在岸上。
赛龙舟
亲子互相搭档脚绑彩带,齐心协力将自己的龙舟划向终点,赢取战果,亲情的升温与情感桥梁的搭建,就在这龙舟之中。
童年的记忆里,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赛龙舟,更要喝雄黄结彩带。
雄黄酒
彩绳
驱邪迎吉,醇香的雄黄酒和五彩的结绳香包,不仅寓意着逢凶化吉,更代表了平安喜乐,寄托的是亲人之间彼此的祝福。
古街古巷古习俗,当然还不缺古典灿烂的古代女子,一袖一影,她们流连在靖港的鸟语花香里,展示着琴棋书画十八般才艺,秀雅绝俗,气若幽兰。
古风
还有历史渊远的杂耍艺人街头表演、国粹京剧表演,在靖港上演一出古风风情大秀。
古镇的灵,体现在青泥板上,体现在吊脚楼台里。一砖一瓦,青苔铺面,江南水乡的特色尤为壮观。
古色古香的居民建筑、保存完好的深宅楼台,都让靖港摇曳生姿,柔情绰态。
不管是在烟雨之中还是艳阳之下,都能展现出高雅清灵的姿态。
八元堂又名宁乡会馆、八音堂。为清咸丰年间的船民修建,正堂有一处木楼戏台,大厅和两边各摆放着观戏座椅,素净整齐。
从大门开始,直至内堂,两边的房梁圆柱上都篆刻着气势磅礴的楹联诗句,戏台上的牌匾精巧雄厚,将经典古建筑的层次和古韵一并展示出来。
这里的空间可容纳百人,若是平时碰上了戏曲儿,便会纷至沓来,人潮涌动。
戏曲锣鼓喧天 余音绕梁,历史的沉淀便在这绝美曲声中娓娓道来,婉转悠扬,传递的是一种特色文化,更是国粹的延续。
靖港的老街里面,还藏身着一个古老的国粹文化——皮影戏。
一口叙说千古事,双手对舞百万兵,说的就是那些皮影戏艺术家们。
一张剪影、一叠剧本、一张巧嘴,便使得原本平平无奇的故事宛若重生。
这座皮影艺术馆分为上下两层,一层为陈列展示区,栩栩如生的兽皮人物剪影、保存多年的皮影木质舞台都能让你感受到皮影的魅力。
二楼为表演厅和互动厅,幕后的老艺术家游刃有余,在光影之间敲锣打鼓世说百态,为我们讲述那些金戈铁马、人情冷暖的故事。
辗转之间,皮影的古朴与魅力早已让我们沉沦其中,震撼着我们的心灵。
这是长沙最后一个清代青楼,如若不是真正驻足于此,便也不会想到百年以前的这里,是如何纸醉金迷。
从门头进入长廊,便有多个名妓字画陈列左右,氛围强烈逼真,大堂的歌舞升平,酒桌的觥筹交错,都将百年之前的景象刻画的淋漓尽致。
全木的房梁屋檐承载着数不清的脚步和记忆,房内的脂粉气好似让我们穿越到了那一个身不由己的年代。光影之间,一时竟分辨不出真假。
作为一个青楼历史文化博物馆,它以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完整展现了一个古代青楼的景象,风花雪月,叹为观止。
吕氏手工秤其实就是一个简陋古朴的小店面,店内陈设简单,一桌一椅,再无其他,墙角的青苔日渐堆积,唯一不变的,便是坐在椅子上的老手艺人。
吕师傅作为祖传手艺的第三代传承人,在此用大半辈子传承了古老的手工秤手艺。
店铺上方的几个精致的秤砣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,吕师傅却淡然处之,永远低头专注于手上的慢工细活,用光阴打磨出经典,用岁月坚守着信念。
就像汪涵在《有味》中说的:“靖港的那些师傅和朋友们,都很少说话,只是默默地生活,享受阳光和各种气味。因为他们,以及他们手上的小物件,表达慢慢有变成文字的可能。”
老师傅很寡言,一低头就是大半天,一只偶然停留的蜻蜓流连于此,似是在享受这种岁月如歌的慢生活。
靖港的河流,是湘江的一个小支流,波光粼粼,源远流长。千百年来,打渔人和船夫们就靠水而生,简单质朴。
老船夫泛着小舟,摇曳在水光与天际连接之处,一舟一桨,河水中倒映着些许梦幻的纹路,古老的民宅靠水而立,仿佛误入了一个遗世小岛。
趁着天气晴朗的时候,游客们大多会选择游船出行,划至湖边静静感受着水天一色,好不自在。
还有一些人文景观,如铁铺、育婴堂和宁乡会馆,都在一砖一瓦中尽显老镇故事。
民宅上精巧的木雕、古砖上细致的石雕、还有一些明显已经破旧的房梁上缠绕的树植…
你不知道它们到底存在了多少年,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它将永远被岁月珍藏。
长廊
宁静的石板桥和幽静的长廊处都带有古镇特有的民族雕刻,置身其中,很容易沉醉在慢节奏的步伐里。
油纸伞和纸灯笼,在小镇上悠扬的吆喝声里显得清秀又灵动,它的美,早已超越了世间万物。
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踏在老街上,食物特有的香味和商贩们生脆的普通话融在一起,轻易就勾起了阵阵食欲。
手工吃食,手艺人不仅倾注了心血,更注入了热爱。
小钵子甜酒、姜盐芝麻豆子茶、手工杠子面、火焙鱼、靖港香干等,一应俱全。
半空中的老字号招牌依次排开,路边上的摊位小吃琳琅满目,这些都是靖港的特色风味小吃,带有靖港特有的美味,一不小心就俘获了城市人的味蕾。
在机器代替手工的美食面前,这些手工的吃食显得真诚可爱。
还有靖港传统美食“八大碗”,常用于节日喜庆款待亲朋,其八大菜式是:什锦杂烩、鱿鱼笋子、五元肚片、五元整鸡、八宝果饭、清炖牛肉、鱼和虎皮扣肉。
喜庆丰富,精益求精。食客们往往沉迷于特色风味,也更喜欢靖港人对待生活的热情与厚爱。
正是这一份热情、好客、纯粹与专注,使得靖港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古典美人被大众所熟知,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,保留着纯粹古朴的小天地。
踏进古镇里,尘世中的嘈杂和庸扰都抛在脑后,一起探寻古镇里的人间烟火可好?
如果我们都要被淹没在生活里
也愿我们保有的梦烟火不息
靖港就是那只梦
生生不息
代代相传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芦江社区
/ 乘车路线 /
路线一:长沙汽车西站乘918到望城汽车站,然后搭乘104直达靖港古镇。
路线二:溁湾镇乘903到望城汽车站,然后搭乘104直达靖港古镇。
路线三:长沙汽车西站乘望城中巴到望城汽车站,然后搭乘104直达靖港古镇。
/ 驾车路线 /
路线一:由长沙经金星大道或雷锋大道至望城,上高乔大道至靖港新镇,转入景观大道行驶6公里,到达靖港古镇西入口“风雅广场”。
路线二:由长沙经金星大道或雷锋大道至望城,过沩水大桥后右沿湘江大堤北行9公里到达靖港古镇东入口“七星广场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