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丽捞刀河,流过回龙平原,我就是在那里出生的,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十七年,然后走到他乡学习和工作。童年少年时代的点点回忆,现在想起觉得非常温馨,放牛,捉鱼,捉泥鳅,打鸟,钓鱼等等我都经历过。那时的生态环境比现在好得多,苦涩年代,但是有快乐童年。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们兴湖村的扁豆,是我们那里的特产,味道 好极了,在长沙市名气大得很。现在回到家乡,再也吃不出那样的味道了。
捞刀河畔 扁豆花开
捞刀河,从浏阳大山石柱峰里走出来,一路向西,从浏阳永安入长沙县境,过春华,果园,一直流经到回龙,这回龙平原就是捞刀河千百万年冲积的结果。兴湖村,就靠着回龙平原之北,捞刀河以西,临水而居。这兴湖的土质,可以说最好的了,无论栽种什么,都适应,尤其是扁豆,可以说是最著名的了。
长沙知青 扁豆为媒
我们队上有一个英俊青年,叫周建忠,外号叫周老东,这周老东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了,他早年丧母,父子俩相依为命。六十年代高中毕业,那个时候在整个村上是凤毛麟角的。文革一来,没有上大学的机会,回到农村作田。那时家家户户作扁豆到长沙去买。周老东就把高中所学习的关于施肥的知识用上了。他作的扁豆产量高,质量好,长沙的老顾客只要说是周老东的扁豆,也不讲什么价钱的,一个人一买就是是几斤。
六十年代末期,我们队下来了一个长沙知青妹子,叫周满玉,是长沙市读书的一个高中毕业生。长沙的读书妹见过世面,打扮也就跟得上潮流,来到了乡下,那简直就是一只凤凰下了村。周满玉唱得一口好歌,说得一口人人羡慕的长沙腔的长沙话,再加上她有些时尚的打扮,还真引得上五里下四里的青年后生子有事没事的来搭腔。过不了多久,周满玉就被称为了村花。周满玉最喜欢的还是周老东。长沙市的妹坨胆子大,周满玉看着周老东会作扁豆,扁豆卖了钱还砌了红砖屋,就不时去看周老东,“周东哥哎,告诉我作扁豆罗!”“周东哥哎,你送扁豆到长沙去,土车子要人牵绳子不罗?”有一回,有几个青年后生子约定一起半夜打土车子去长沙,周满玉知道了,她就先走一步,走到离我们队里一里路的地方,他对周建忠说“周东哥哎,我跟你们一起到长沙娘屋里去罗,我好久没有回家了!”其他的青年后生子就说:“那要得,你就帮周东哥牵绳子!”大家有说有笑的推着土车子,四个小时到长沙市的四方坪,也不觉得累的。扁豆为媒,成全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婚姻。
贫苦岁月 味道长绵
作扁豆并不是一件难事,扁豆是比较贱的蔬菜,对生长的环境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。池塘边上,水渠边上,菜园子边上挖几个坑,施一些农家鸡鸭粪,搭一排架子,就可以了。我们那地方的土质有些特别,生长出来的扁豆硬是比其他的地方好吃得多。
扁豆的吃法有四种,最好吃的是辣椒炒扁豆,扁豆选七成熟的,扁豆籽不大的。用手把扁豆拆开,把两边的筋去掉。然后再选用本地青椒,放猪油去炒,那个就集香,脆,辣于一体,味道真还有点妙不可言 。七十年代,是缺吃少穿的时代,扁豆这时起到了辅粮的作用。扁豆长得九成熟的时候,扁豆籽粒鼓鼓的,把扁豆和饭煮在一起,放一点油盐,那煮出来的饭喷香的,我小的时候,有一次吃了三大碗。到了晚秋的时候,有时扁豆结得太多,可以把扁豆制成干菜。寒冬腊月,用扁豆干蒸腊肉,是我们家乡的一道名菜。我们老家还有些能干的家庭主妇,会用扁豆制作成坛子菜,放一些剁辣椒在里面,制作的这个扁豆坛子菜,可以吃上一年。平常来了客人,也可以端出来待客。那还是显得蛮客气的。
苦涩年代 美好回忆
一株小小的扁豆,给老家的人们在苦涩的年代多多少少带来了快乐与幸福。那个年代,回龙平原上的人们居住的大都是茅草房,老家的父辈们用卖扁豆换来的钱盖起了红砖瓦房,年轻的小伙子用卖扁豆换来的钱娶回了漂亮的堂客,细伢子和姑娘们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。
许多年过去了,周建忠早就跟长沙市的妻子回到了市区,有了儿女,再后来又有了孙子和外孙。岁月慢慢过去,我们老家再也不用种扁豆到长沙市去换钱来补贴家用了,长沙市的年轻一代,也不知道有一种兴湖扁豆曾经激动过他们祖一辈,父一辈的味蕾。
在外工作了许多年,常常还是想起老家扁豆的那道风景,常常忆起周老东和长沙知青妹子的美丽爱情故事。
作者:梁学平 长沙县春华镇教师 74军长沙会战春华山战役史研究民间学者。
2017-04-08